究竟怎样才能避免财富缩水 海外投资置业成良方
导读:究竟怎样才能避免财富缩水?人们用脚投票,给出了答案。对外,海外投资置业被视为改善资产组合的良方,获取海外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资本红利;对内,资产配置的全球化浪潮重构了高净值人群对固定资产的要求,倒逼国内豪宅品质升级,星河湾、龙湖、绿城等专业豪宅产品凭借良好的品质与口碑,前景继续看好。
12月16日凌晨,美联储召开2015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美元正式宣布加息,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货币,美元加息犹如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无疑将导致其他国家货币波动,从而引发更大的资本市场风险。
就在不久前,人民币成功加入SDR,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入篮”前,人民币已经过一轮利率调整,但不少财经界资深人士表示,人民币“入篮”后还可能出现一波贬值行情,中国股市、楼市、大宗商品都将受到影响。
货币变化直接动了高净值人群的奶酪。作为财富的集中执掌者,国际主要货币的走势动向意味着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将迎来一轮新调整。
这并非是调整的开端,今年以来,全球经济金融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随着国内年中股市神话的破灭,一度热闹非凡的理财市场趋于沉寂,而网络盛宴散场导致泡沫消退、资本撤出,曾被视为“万能灵药”的P2P也无法拯救理财产品下滑的信心,风险频出。内外交困中,金融产品率先中枪,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和理财遭遇到了空前困境,一场“财富保卫战”正式打响。
究竟怎样才能避免财富缩水?人们用脚投票,给出了答案。对外,海外投资置业被视为改善资产组合的良方,获取海外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资本红利;对内,资产配置的全球化浪潮重构了高净值人群对固定资产的要求,倒逼国内豪宅品质升级,星河湾、龙湖、绿城等专业豪宅产品凭借良好的品质与口碑,前景继续看好。
迁移的富裕阶层
2015年《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投资者去年在境外的房产投资额增长了25%,达到101亿美元。
外国人为这个数字咂舌,事实上,让他们感到惊讶的不止是数字,而是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文化差异。无论富裕与否,中国人普遍对“房”有强烈需求,这在高净值人群中体现的格外明显。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者的房地产资产配置比例超过60%,而发达国家投资者的房地产配置比例仅5%-8%;中国内地资产净值达到三千万美元以上的超高资产净值人士中,平均每人拥有4.7个住宅物业,居全球首位。在强势文化的传承下,即使是对年轻一代富裕阶层而言,房地产的吸引力也有增无减。
欧美国家经济复苏、我国宏观经济增速的下行,更加推动了高净值人群资产配置全球化浪潮的蔓延。
今年7月,英国《金融时报》对中国富人进行的一次调整显示,60%以上的被访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增持海外资产,其中,住宅房地产最受欢迎,其次是固定收益证券、商业地产、信托产品和人寿保险。很显然,海外置业已经成为高净值人士分散资产组合风险,赚取海外市场红利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能够改善固定资产结构,另一方面能够带来足量的现金流,持续提升资产组合的收益。
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同时持有海内外物业。据《证券日报》报道,仅北京某个高档住宅区就有7成以上业主在海外置业。网易记者采访获悉,类似情况在全国并不鲜见,为将资产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不少富裕阶层一边购入星河湾等具有良好口碑的豪宅开产品用于自住,一边瞄准大洋彼岸的优质别墅、公寓、商铺用于投资、移民或子女教育。
近期货币变化为欧美置业加温
从地点来看,美国、欧洲、澳大利亚仍是高净值人群海外置业的不二选择,而近期不断变化的货币政策加剧了这一流动特征。
12月4日,欧洲央行宣布将半年前开启的一万亿量化宽松(QE)计划延期至2017年3月。“这意味着欧洲的房子更便宜了,能吸引更多富裕阶层去海外投资。”资深投资移民专家、侨外集团广州分公司总经理丁浩宇对网易记者表示,欧洲房地产资产目前仍是一个价值洼地。英国之外,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塞浦路斯也受到了中国买家的青睐。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投资
热点资讯
- ·【汇精英 润活力】华润大厦首届冰上运动会隆重举行
- ·房企转型之路 远洋集团在业务多元化之路上越走越远
- ·一线城市房价如雾里看花般让人永远猜不透
- ·目前房地产业总体景气回升 房企可以实现共享
- ·二线城市写字楼空置库存有所增加 去库存应当注意齐头并进
- ·房地产市场火山爆发成热点的三个原因
- ·楼市中期报告揭开房地产市场令人隐忧的现状
- ·房地产“高杠杆”与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
- ·首次置业究竟该怎样买房子 买对的不买贵的
- ·楼市去库存急不得 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