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沈阳写字楼资讯 > 房企拿地需求旺盛,房价上涨预期尚未降温

房企拿地需求旺盛,房价上涨预期尚未降温

http://www.shenyangoffice.com  2017年07月27日 09:32:55    沈阳写字楼网

导读:自去年“9·30”新一轮楼市调控启动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控周期已逾9个月,从限购、限贷扩大到限价、限售、限商,本轮调控步入“五限”时代。《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初步梳理发现,当前全国超过60个城市出台多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范围之广、力度之严堪称“史上之最”。

    始自2016年9月底,“史上最严”的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控经历多轮升级,已步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时代。从目前多地的房地产市场形势看,多地楼市明显降温,调控取得明显成效。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我国城镇化历史进程中,既是牵引经济增长的重要“火车头”之一,也是满足群众居住需求的发展成果“载体”。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过分倚重房地产业的发展,一些地方出现房价高企,投资投机之风盛行以及房产库存积压现象,成为经济结构失衡的“重灾区”之一。

    在中央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根本定位下,此轮调控不但力度大,而且见招拆招,直指房地产市场要害。在中央和地方强有力的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开始积极分化,曾经“热火朝天”的一线城市楼市出现价量齐跌的局面。尽管整体来看,楼市走势远未明朗,但本轮调控已基本控制住了一度混乱的局势,“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调控目标已形成全社会广泛共识,并初显积极成效

    当然,对房地产的调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历次调控的经验来看,成交量整体下滑的僵持阶段,是调控更为严峻的时期。松则反弹,落入越调越涨的窠臼;严则市场沉寂,连累合理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在短平快准狠之后,中长期的政策如何接续,成为房地产调控下一步的关键。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住房市场并不只是销售市场。在廓清房地产市场“症结”之后,推进“售租并举”成为此轮调控的一大亮点。

    对房地产业而言,只有顺应新形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时至仲夏,各地经济正面临中考,如何避免一些地方因对GDP下滑担忧而放松调控政策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而各地方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合理有序促进“售租并举”,因城施策开出了哪些“良方”,更是市场的高度关切。

最严调控成效初显

    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成效初显,但部分市场仍存上涨预期

    一线城市总体降温,二线城市市场有分化,弱房价和热房价城市相互牵制

    各地调控以“限”为主,一旦“松绑”会对楼市的供给关系形成压力

    购房需求强烈,房企拿地需求旺盛,房价上涨预期尚未降温

    下一程面临切实推进房地产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建立长效机制重任

    自去年“9·30”新一轮楼市调控启动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控周期已逾9个月,从限购、限贷扩大到限价、限售、限商,本轮调控步入“五限”时代。《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初步梳理发现,当前全国超过60个城市出台多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范围之广、力度之严堪称“史上之最”。

    值得关注的是,《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连日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楼市热点地区调研了解到,多地楼市开启降温通道、市场交易应声而落,房价趋稳。调控已初见成效。同时,也需看到,目前各地调控措施以“限”为主,通过提高购房门槛、限定销售价格等方式抑制市场成交,购房需求发生了转化还是暂时等待时机,成为下一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未定因素。

    采访中,专家们指出,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理念,经过“短、平、快”的密集调控之后,中长期的政策如何接续,成为调控下一步的关键。

大范围、最大幅度的调控

    2016年多地楼市异常火爆,虽然调控政策从10月陆续出台,但基于对后市看好,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延续至今年,楼市依然是暗流涌动。为稳控房地产市场,北京(楼盘)3月17日发布“认房又认贷”调控政策后,开启了新一轮范围更广、力度更严的楼市调控潮。

    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到南京(楼盘)、杭州(楼盘)、厦门(楼盘)等热点二线城市,再到环京、环沪周边区域,调控升级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9·30”调控以来,目前全国有超过60个城市或县区发布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160余次。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网站声明:本网文章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