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地价相互影响 2016年土地市场大事记
导读:据南京土地投资门户网统计,2016年南京市区土拍收入约1629.7亿元,较去年的772亿元大涨111%。在这一年中,出尽风头的土地拍卖引发的话题不断。今天,我们就带您来盘点一下2016年的土地市场大事记。
随着12月27日,2016年度土拍“收官战”的结束,南京2016年土地市场的成绩单也被晒了出来。据南京土地投资门户网统计,2016年南京市区土拍收入约1629.7亿元,较去年的772亿元大涨111%。在这一年中,出尽风头的土地拍卖引发的话题不断。今天,我们就带您来盘点一下2016年的土地市场大事记。
截至2016年12月27日,南京的经营性用地成交面积约为541万平方米,相比2015年的365万平方米上涨约48%。不过,南京2016年的经营性用地出让计划为700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南京只完成土地出让计划的77%。土地出让的数量虽然未达标,不过“质量”却不错。截至2016年12月28日,2016年南京市经营性用地的土地营收达到近1630亿元,较2015年的772亿大涨111%,且超过2015年和2014年土地出让金的总和,土地收入是南京实行土地拍卖以来最多的一年。
土地拍卖大事记一:高价地频出
热闹的土拍现场,也吸引了金融、投资、媒体人。于是,拥有200个座位的拍卖大厅坐得满满当当,就连过道都挤满了人。4、50家开发商集体举牌竞价的场面也是频频出现,拍卖师不得不中断拍卖,维持现场秩序。
房价和地价的相互影响,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作用,在这样反复博弈下。截至5月中旬,2016年前5个月全国城市中土地成交金额中,南京、苏州分列前两位。
土地拍卖大事记二:一言不合就熔断
2016年6月,为了抑制高地价,南京出台土地拍卖“熔断机制”,也就是一旦开发商举牌超过地块的最高限价,那么该地块流标。然而熔断机制的出现,依然没能阻止开发商拿地的决心。在2016年7月8日的土地拍卖会上,几十家开发商对一幅江宁的地块穷追不舍,导致现场一片混乱,主持人无法辨别举牌顺序,从而直接终止拍卖。
这一场的土拍中,南京11块被设置最高限价的住宅地块中,仅有3幅地块成交,其余8块因熔断而终止出让。
土地拍卖大事记三:网拍+摇号
2016年9月,南京推出网络土拍新模式,取消熔断机制,所有竞价达到最高限价的地块通过摇号的方式再决定买家。在首轮网络土拍中,20幅地块全部参加摇号。其中,最少的一幅地块也有9家开发商参与摇号,而最多的有64家。
土地拍卖大事记四:限购来了 地价降温
2016年,南京的土地拍卖在经历了10个月的喧嚣之后,在11月17日,终于迎来了一场“寒流”。在这场南京“限购限贷”调控新政后的首场土地拍卖会上,6幅住宅用地中的3幅地块顺利成交,3幅地块需再进行摇号。到了2016年12月的最后一场网络土拍,竟然出现了江北地块3轮竞价就成交的场面,与2016年年头竞价100轮抢地的局面大相径庭。(包装)
此外,南京市国土局通过公告要求,开发商买地必须使用自有资金,且竞价达到最高限价90%必须现房销售,这些规定都对开发商拿地有了更多的限制。而根据南京国土部门的规划,南京市2016-2018年三年商品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为2016年500公顷,2017年530公顷,2018年560公顷,合计1590公顷。政府部门希望加大土地供应量,解决供需矛盾,从而让土地价格向着更理性的方向发展。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房价
热点资讯
- ·2016年影响房地产市场十大事件
- ·房价暴涨成本上升已剥夺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机会
- ·房地产政策逐步收紧 全年政策前松后紧
- ·中央要求抑制房地产泡沫 防止各方面风险
- ·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 城市房价分化明显
- ·房地产市场步伐放缓 环比涨幅较上月回落
- ·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到底指什么
- ·房地产市场格局分化 去库存政策需要区别对待
- ·房价像过山车 高价地块遭受资金和市场的双面夹击
- ·地价房价的过度上扬带来未来市场巨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