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推高地价房价 利用金融杠杆获得资金
导读:在全国范围内,对房地产企业的部分政策逐步收紧。据记者了解,兴业银行、工商银行等部分银行已将房企的开发贷周期由2年期的中期贷款改为一年内,甚至半年期的短期贷款。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部分银行此次缩短房地产开发贷款周期旨在规避楼市投资的金融风险,缩短开发商的资金周转率、令其资金链趋于紧张,从而在拿地时量入为出。各种金融收紧政策加上一些地方土地供应端的新政策,都是为了抑制开发商的非理性拿地。
业内人士表示,地方政府通过“提首付,降杠杆”可以减缓开发商销售回款,削弱为房企拿地“输血”,抑制地王产生。“总体上,监管层对开发商变相‘限贷’,有利于减少土地市场资金过剩导致的泡沫。”
新政策对龙头房企影响力有限,房企拿钱手段越来越多
部分热点城市房价过高,来源于地价居高不下。一系列楼市降温政策能否遏制开发商争当地王的冲动,进而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对此,多位房企高管表 示,目前出台的政策影响力对于中小房企杀伤力较大,而对于资金充足、信用良好的龙头房企来说,市场上融资拿地的手段却越来越多。如果地王继续频繁出现,对 于房地产市场来说仍会推高房价。
旭辉控股总裁林峰表示,房企过去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多依赖银行的开发贷款和卖房的资金回笼。现在融资工具繁多,不少房企50%以上的融资来源于公司债和企业债等,其余部分除银行开发贷款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源于各类资管计划、信托等融资渠道。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企业绕道债券市场融资。2015年,恒大地产发行50亿元公司债,经批准的募集资金用途为偿还金融机构借款、优化债务结构和补充流动资金。在长三角地区连拿数块地王的信达地产,发行2016年公司债第二期也是用于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浙江一家龙头房企执行总裁告诉记者,“即使再融资大门重新关闭,对于标杆房企来说,也并非不能容忍。因为当前房企获得资金的渠道更广,资本一定会克服‘重重障碍’奔向高回报行业。”
记者调查发现,在货币流动性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各类变通做法在不断增加。银行理财产品是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渠道。“银行受制于政策约束,并不能过多向房企贷款,但房企可以找一家信托公司成立一个信托计划,然后由银行购买,实现信贷资金绕道流出。”
在房企拿地过程中,目前甚至还出现一些资金方式“创新”。一位近期在上海频频参与拿地的开发商告诉记者,现在一线城市拿地,基本只需准备10% 的土地款,剩下的资金可以以夹层融资的方式获取。“不少金融机构竞相上门来提供贷款,但会设置一定额度。超过授信额度,就以股权的形式放贷,未来销售利润 与他们分成。”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多个机构,专门为开发商提供拍地保证金甚至首付金。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对上述这些“创新”“变通”渠道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才能真正影响到房地产商的资金链,新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进而挤出土地市场的局部泡沫。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房企
热点资讯
- ·2017年亚太区写字楼新供应面积将达到1,087万平方米
- ·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高位下调迹象
- ·预测下半年写字楼仍将以消化现有库存为主
- ·中国房价的泡沫已经大到了史无前例
- ·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现状并采取相应措施考验政府智慧
- ·一线城市房价涨幅扩大 土地市场高烧不退
- ·对房地产市场下半年走势产生重要影响的四句话
- ·今年上半年中国一二线楼市价格快速上涨并持续高位运行
- ·报告显示下半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将高位回调
- ·社科院报告:下半年房地产市场或迎短期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