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楼价于经济下行时上涨 早有国际前例
导读:与此同时,今年1至9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同比增长51%,待售库存已降到了7-8个月,开发商在这些城市已进入“补库存”阶段。在中期内,土地财政和楼市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也不会改变,而房地产托底经济的“稳增长”功能也将继续保持,一线城市房价仍然会被看好。
开发商“抢食”一线城市土地,事实上是过去几年货币宽松、地方政府高度依赖房地产的结果。过去10年,M2年均增长17.5%。今年9月的金融数据显示,银行信贷对楼市支持全面上升,开发商各项资金来源中,按揭贷款增速最高(18.1%);同时,今年以来,债市全面“开闸”。截至10月,全国公司债发行4267亿,比去年同期翻了4倍,其中房地产企业发债占比60%,发行利率5%左右,龙头开发商发债利率甚至降至3至4%,比2011年至2014年平均降低了2个百分点。同时,过去地方政府高度依赖楼市形成隐性担保,各路资金纷纷进入楼市,甚至不惜“面粉贵过面包”来抢地。
与此同时,今年1至9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成交同比增长51%,待售库存已降到了7-8个月,开发商在这些城市已进入“补库存”阶段。对开发商(特别是龙头开发商)而言,在利率很低、资金面宽松的情况下,没有什么比抢夺升值前景好的不动产更好的选择了。目前,借助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发商抢夺土地的战场已烧到了全部二线城市。三季度,二线城市土地出让价格涨幅甚至接近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房价暴涨,特别是“豪宅化”倾向,也是财富阶层资产管理需求高涨的结果。一线城市中产阶层(年收入20万元以上)占比在40%以上,京、沪、苏、浙、鲁、海等六省市的高净值家庭数均超过10万户,占全国高净值家庭的一半,资产管理需求不断上升。去年7月以来,资本市场异军突起,市场一片楼市下行论,从砖头化到证券化一度成为资产管理的新趋势。但7月以来的资本市场巨震,股价单边上涨告终。在政府持续扶持后,楼开始回暖,财富管理又开始倾向于楼市。我国经济转型、财税改革是个渐进的过程,城镇化仍旧在加速,一线及重点城市吸附人口和资源的趋势不会改变。在中期内,土地财政和楼市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也不会改变,而房地产托底经济的“稳增长”功能也将继续保持,一线城市房价仍然会被看好。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楼市
热点资讯
- ·10月房价大涨的城市 有你的家乡吗
- ·二三线楼市库存压力大 地方或出台几大政策
- ·中国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 楼市或成最大受益者
- ·三季度北上广深豪宅成交激增 房企加码一线城市
- ·楼市库存压顶 多地救市政策密集出台加快去化
- ·央行再度量化宽松 业内分析房价是否再度暴涨
- ·房地产短周期复苏 长期有望平稳发展
- ·楼市回暖土地市场火暴 20家房企拿地达328.34亿
- ·楼市全面复苏?人民大学最新报告称库存高致复苏乏力
- ·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下滑 房地产上下游均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