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北京副中心风光无限 写字楼市场却一蹶不振
导读:近两个月来,北京市政府部分行政职能部门将搬迁通州的消息坐实后,通州房地产市场迎来销售井喷,6、7月两个月区域内新建住宅成交量达到了3000套以上。
近两个月来,北京市政府部分行政职能部门将搬迁通州的消息坐实后,通州房地产市场迎来销售井喷,6、7月两个月区域内新建住宅成交量达到了3000套以上。然而为抑制房地产过热而出台的“8·14限购令”给疯狂的市场打了一针镇静剂,住宅市场急速降温。
相比之下,通州区商住公寓类非限购项目成为市场的香饽饽。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的数据统计,2015年8月15日至8月21日,商住公寓成交面积为2.29万平方米,环比限购前一周大幅上涨了83.2%。
根据通州区发展规划,通州作为城市副中心,将发展为未来的高端商务区。但同样定位于商业办公的写字楼项目却没有商住类产品这般“幸运”,写字楼产品的销售一直步履维艰。
据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了解,通州区内销售最快的万达广场项目写字楼从2013年10月首次开盘,到现在已经销售23个月,仍然还有待售房源。位于新华大街的北京one项目从2011年3月开始销售,到现在已经转为现房,去化周期超过50个月。
部分项目9个月仅卖一套
随着北京城区内写字楼的供应趋紧及价格高企,城市中心办公成本不断飙升,使得不少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郊区。通州区临近北京CBD,具有先天的外延优势。随着政府规划和土地供应放量,吸引了万达、华业、绿城、葛洲坝、金隅大成、保利、绿地、华远等品牌房企逐渐进驻,为区域带来大量高品质写字楼。
然而,此前被称为“睡城”的通州,许多居民的工作消费都在市区,通州的住宅也是以刚需盘为主,这些现状给区域商务转型带来一定难题。
“通州写字楼以散售为主,现在还不算成熟的商务区,入驻的企业规模都比较偏小。我们调研的结果是大户型是200平方米左右,小的切割到60~80平方米,而且投资的客户占绝大多数,企业直接购买相对较少。”第一太平戴维斯研究与咨询部高级经理董月直言。
虽然区域居住人口庞大,但商业项目定位普遍较为低端,这在去年万达广场及京通罗斯福开业后才有所改善。目前,通州乙级及以上等级写字楼市场存量约为30万平方米,租金水平约为100~120元/平方米/月,售价水平在2万元至3万元/平方米之间,主要客群为小型科技、文化传媒、制造、专业服务等。写字楼的投资回报率在5%~5.5%,相对于市场普遍认可的8%左右还有差距。
浏览更多新闻资讯,欢迎登陆沈阳写字楼网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写字楼市场
热点资讯
- ·香港领展看好内地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投资机会
- ·房地产税:落地尚有时 但立法准备不误
- ·3000亿海外资金涌入房地产 商业地产成主要猎物
- ·泡沫与电商多重夹击 商业地产竞争走向深水区
- ·2015商业地产上半场战况已定 下半场胜算几何?
- ·世界租金最贵的写字楼
- ·中国买家澳洲写字楼收购量增 占首季海外买家1/4
- ·二季度京传统写字楼需求旺盛 联合办公模式受关注
- ·万达计划砍掉40余家百货门店 王健林去地产化提前
- ·商业地产蓝海变红海:经营压力大增 再转型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