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楼市成交创6年新高 未来分化走势仍将延续
导读:专家指出,我国房价拐点的形成,是人口拐点、经济结构、收入格局和居民财富配置转型等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将近期适度的回暖视作房价重返“大涨通道”的前奏,那么显然是不够严谨的。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没有必要把股市视为楼市的“救世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股市和楼市只是资金流动中的不同选项,并且这种流动从来都是双向的。与股市下跌相比,人们对楼市未来的预期才是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
有关专家进一步指出,房价的上涨会让住宅资产本来就不高的流动性变得更差,而大多数业主会发现持有物业收益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已经过高,拥有多套住宅不仅没有实现财富增值保值,反而还会失去财富的流动性,这反过来将抑制房价的过度上涨。
分化走势仍将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短暂而局部的回暖并未改变总体房价同比仍然下跌的事实。统计显示,尽管跌幅收窄,但5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同比仍然下跌了3.73%。其中,南通、西安等37个城市同比跌幅在5%-10%之间,而桂林、三亚等16个城市同比跌幅更是超过了10%。
专家指出,我国房价拐点的形成,是人口拐点、经济结构、收入格局和居民财富配置转型等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如果将近期适度的回暖视作房价重返“大涨通道”的前奏,那么显然是不够严谨的。
“事实上,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相比,我国房地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人口仍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区域位置不同的住宅价格差异巨大,不同地区楼市分化明显。可以预计,接下来房价仍会呈分化走势,热点地区涨幅可能较高。”张铁刚表示,未来房地产格局向扁平化发展将会是一个合理的方向。
作为普通购房者,应该如何看待近期楼市的回暖呢?业内人士建议,市民买房置业时要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需求,不要因冲动或投机心理而入市,选择区域时也应尽量避免价格涨幅过快、炒作氛围过重的片区。
(来源: 作者:)
相关阅读 楼市
热点资讯
- ·沈阳将举行沈北新区夏季房地产展示交易会
- ·写字楼要迎合“互联网+”创业需求 较量软实力
- ·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结束楼市下行趋势
- ·房地产市场分化明显 政策对三四线城市影响有限
- ·一季度全国写字楼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0.6%
- ·一季度华北市场部分城市写字楼租金小幅下调
- ·世邦魏理仕:二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逼近40%
- ·商业地产过剩 中国楼市总体房价料将温和增长
- ·2014年年亚太地区的写字楼领域表现较好
- ·高力国际:写字楼市场需求强劲 租金维持高位